由于學校開展創(chuàng)客教育的學時有限,學生學業(yè)壓力較大,創(chuàng)客教育的落地實施也面臨著最大的挑戰(zhàn):創(chuàng)客課程開發(fā)和內容設計如何能在短期內發(fā)揮效果,吸引學生關注,并讓他們愿意課后也積極主動學習?
針對這個問題,i3DOne青少年三維創(chuàng)意社區(qū)編著了《2017校園創(chuàng)客教育實施指南》,并且從i3DOne社區(qū)【課件中心】(http://csjagri.cn/course)里的200多份課程資源中,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課件解析老師的教學理念。本文也節(jié)選《指南》中關于課程設計的重點內容,幫助老師能更有針對性的選擇符合自身教學節(jié)奏和需求的課程!
一、主題式課程設計
設計故事,以角色代入情景進行學習。例如全國模范教師鄭賢老師開設的3D課程就是利用故事場景來降低枯燥——以“我的樂園我做主”為主線,設計虛擬角色,給學生提供情景化的學習場所,以真實問題出發(fā),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——讓學生運用3D One設計軟件,提高學生問題探究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、創(chuàng)新思維能力。
二、組合創(chuàng)新設計
利用現(xiàn)成案例,引導學生加以改進、組合、創(chuàng)新。以來自無錫市河埒中學的蔡樺老師出品的兩套課件為例,也是以激勵學生發(fā)揮“組合創(chuàng)意”的思路。他編制的《華麗的露天舞臺》課程主要采用一種開放式的思路,引導學生設計具有自己特色的舞臺元素,然后進行自由組合,最后每個人的舞臺創(chuàng)意效果也不一樣。這樣的課程教育可以告別標準答案,讓創(chuàng)意思維變成學生的一種思考習慣。
《華麗的露天舞臺》課件部分截圖
三、3D設計&3D打印與Arduino課程融合
Arduino編程課作為創(chuàng)客教育的代表,許多老師也在不斷探索新模式,例如將3D設計+3D打印+Arudino進行融合,讓學生自主創(chuàng)造的空間更大。例如北京宏志中學的刁彬斌老師,他設計的Arduino+3D打印課程,如《手持風扇》、《小黃人燈》就是很好的參考范例,同時他為2017年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提供的示例——智能馬提燈,就是采用Arduino電路板,高亮led,光敏電阻,使得燈可以根據外部光線的明暗來決定自動開啟或關閉,讓Arduino編程教育展示了更多新的玩法。
馬提燈實物圖
四、與其它學科的融合
學校的創(chuàng)客教育課并不是獨立的,而是可以跟許多主流學科進行結合,甚至可以作為一個橋梁將所有學科的學習融合在一起——將一些教學難點通過學生的深度參與,用3D設計軟件自己制作出來,能加深圖像記憶和內在邏輯結構的理解。
例如生物課,讓學生設計一個DNA時,他能更直觀地通過每個元素的搭建,更直接地了解DNA為何呈螺旋結構。
DNA 3D模型圖
例如歷史課+物理課+藝術欣賞:根據古文還原設計古代的馬車,不僅降低學生對歷史死記硬背的枯燥感,還能對比現(xiàn)代的車輛,學習動力結構和機械知識、欣賞古代美學和現(xiàn)代藝術的演化。
馬車3D模型圖
例如物理課+數(shù)學課:讓學生設計一個天平的教具模型,各個部件之間精準的數(shù)值需要用到數(shù)學計算。
更多內容可以登陸i3DOne社區(qū):http://csjagri.cn/lists/10_1.html,下載《2017校園創(chuàng)客教育實施指南》。
推薦閱讀:
創(chuàng)客課程:http://csjagri.cn/news/2017/953.html
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i3DOne社區(qū)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