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課程內容的打造
內容決定了課程的成功與否。站在孩子們的角度,設計孩子們喜歡的模型,將知識內容嵌套其中,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探索知識,在實踐中感受學習的快樂,這是我開設3D課程的初衷——在學中玩,在玩中學,感受3D魅力,創(chuàng)建思想藍圖。本學期的重點目標校園沙盤的設計也是在這樣氛圍中進行的。
二、教學過程的設計
一節(jié)成功的課,離不開老師的精心設計。在學習3D One的過程中,我深刻的認識到3D課程不是一個軟件學習的課,重要的是我們要在課堂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,了解設計模型的發(fā)展史和設計結構,同時增加學生的藝術熏陶,讓我們的3D課程更加的綜合,更加的有意思。所以,每一節(jié)課的設計都應該給孩子們貫穿設計的發(fā)展、設計的意圖,學會分析、設計,這樣即使離開了老師,學生也能夠自主的進行模型的分析和設計,才不會被特殊、復雜的模型打蒙。
三、獎勵措施的提升
立足于學生的基本學情。學生喜歡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,喜歡展示自己。但這還不夠,老師還需要一些獎勵措施來刺激和激勵孩子們更好的學習。本學期的獎勵機制做的不夠好,只是借助平臺上的獎勵機制,大部分學生沒有達到平臺的要求,所以沒有獲得任何的實物獎勵,有的已經積累了一部分,但是還沒有達到兌換的要求。下學期將采取等級升級獎勵,只要學生突破了某一等級,就可以來老師這領取一些獎品,這也是讓學生獲得自信心和努力被認可的一種方式。同時這種考核機制,對于學生也更簡單,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,完成任務,就可以獲得獎勵,如果達到平臺的要求,還可以在平臺兌換,雙重獎勵機制,調動學生的積極性,讓學生學得更快樂,更好玩。
四、提供多種多樣的競賽平臺
一個人的路是不好走的,也是走不遠的。所以我們需要走出去,多看看身邊的3D設計大師,看看他們的學習理念和設計思路,或許能夠讓我們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。所以,下學期,要借助多種多樣的競賽平臺,拓寬我們學習的思路,打開我們學習的眼界,讓競賽成為一種常態(tài),讓競賽成為促進我們成長的一條階梯。本學期進行了兩次競賽活動,科技節(jié)的“保護地球的眼睛”設計大賽,同學們不僅上交了3D作品,還為自己的設計進行了文字闡述及視頻講解。指導學生參加了第十七屆NOC大賽獲得省一等獎。
五、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
開課這么久,提到社團活動,我們都是閉門造車,自己開設自己專業(yè)的社團,學生的眼界、知識都僅僅的來源于自己的開課老師,學生學得知識太局限,眼界太窄。所以在下學期的課程建設中,我們要與我們的兄弟學校進行聯動,去看看其他學校或者少年宮的開課過程,多去參觀參觀他們的教學成果,打開我們的學習思路,建立自己的學習方向。下學期,我們要將課程的內容開設的更加有意思,比如說制作花瓶,我們可以去博物館,觀看花瓶的造型,了解花瓶的發(fā)展史,這樣在課堂我覺得才是綜合性的,學生知識的掌握才是更全面的。
六、存在問題和提升設想
3D打印課程剛萌芽時,亟需了解基本概念、教育價值等。直至今日,停留在這些”理論研究”已經遠遠不夠,如何有效、持續(xù)“落地實施”才是學校最關鍵要解決的難題。
1.厘清目前創(chuàng)客教育概念的誤區(qū),明確其核心活動,有利于學校做好基礎工作。
2.提供活動場所后,3D打印室使用的電腦使用久了會出現卡頓,需要每個學期還原系統,還原系統后配套軟件的重現注冊需要公司的支持。
3.通過老師的能力成長和認證,實現學校創(chuàng)客教育資源的有效儲備和延續(xù)。教師的培訓和學習,需要走出去。
4.如何借助社團、互聯網+教育等方式,讓學生在課外也能自主的學習,避免熱情消減。
5.創(chuàng)客中心的各種課程雖在同一地點,但是學生和課程彼此獨立,沒有進行融合,從而得到進一步提升,各社團的合作創(chuàng)造也更貼近真實社會場景下的創(chuàng)作。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得到智能硬件及編程的學習機會,能夠讓3D打印的作品也更加智能,同時也歡迎其他社團的同學來3D打印室。
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i3DOne社區(qū)無關。